按:“明天团队例会,你们准备好了吗?”“还有一些,时间太紧了,今晚准备加班再梳理一下。”这是林芝检察团队负责人的一段对话,压力大、责任大,四个月以来,六大团队加班加点加收获,团队工作真正“走了心”。今天,小编带大家去看看六大团队都在忙什么?
团队成立以来,林芝市检察机关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药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及区检院相关工作部署,立足职能、强化协作,以履好职、办好案切实服务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推动专项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

林芝市检察机关今年1-9月检察公益诉讼工作立案件数
注重协作配合,凝聚专项行动工作合力。一是争取人大支持。积极与人大沟通,建立人大支持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工作的相关机制,引导各级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公民支持和配合检察公益诉讼工作。认真办理市人大常委会关于食品药品领域公益诉讼工作情况调研报告的审议意见,并形成专题报告。二是加强外部合作。围绕专项行动,加强与市场监管、卫生健康、生态环境等部门沟通协作,掌握辖区医疗废物收集、贮存、转移、处置情况,运用公益诉讼职能,推动防疫医疗废物规范处置,针对突出问题,深度剖析,向有关部门提出加强治理的建议。走访水利部门,积极探索实践“河(湖)长+检察长”等依法治河新模式,促进全流域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等工作。三是强化内部协作。依托工作团队,按照市检察院党组提出的“1+3+N”工作模式,强化机关各业务部门间信息互通,现已评估扫黑办移交线索1件;联合未检部门就中小学校园、幼儿园周边商户和流动摊贩进行排查,办理涉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案件5件。四是强化对下指导。为进一步提升办案质效,市检察院对全市食药领域公益诉讼案件实行集中管理,即诉前检察建议统一备案审查,严格案件事实认定、法律适用论证和实务操作的审查把关,确保案件质效。指导各基层院高质高效开展专项行动、抓好办案工作,尤其是“等”外领域案件。团队成立以来,定期通过印发排查通知、电话、邮件等方式帮助基层院厘清思路,有针对性地指导帮助解决办案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注重办好案件,保持从严打击高压态势。坚持把司法办案作为开展专项行动的基本途径,充分发挥“四大检察”职能作用,用实实在在的数据和典型案例说话,切实把“四个最严”要求落实到每一起案件中。今年以来,全市共排查公益诉讼案件线索171件、立案72件。尤其是工作团队成立以来,共组织全市集中排查五次,排查线索占今年总排查量的87.1%,立案占73.6%。其中,办理食品药品安全领域公益诉讼案件20件,占立案总数的27.8%。一是紧急排查妨害疫情防控线索,围绕疫情防控工作大局,全市检察机关紧急排查全市公共场所卫生标准和公共安全,摸排范围覆盖辖区各公共场所和农贸市场,共排查案件线索5件,立案4件,主动回应人民群众关切。二是集中排查食品药品安全隐患,聚焦网络餐饮、校园周边、偏远乡镇等区域,重点检查“三无”食品、过期食品、餐饮业不规范经营等,以大规模专项排查声势推进行业领域专项治理;全面排查各县(区)医院7家、乡镇卫生院13家、药店14家、诊所28家,通过现场抽查、查验台账、听取汇报等方式,重点检查经营牌照、卫生许可证、医师资质、进货渠道等,确保药品使用安全。三是探索“等”外领域公益保护,全市在做好公益诉讼检察五大领域的同时,积极稳妥探索“等”外领域。团队研究审查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公共卫生安全、文物保护“等”外领域案件线索7件,报请区检院审批立案6件,立案率85.7%。
注重深化职能,积极参与促进社会治理。认真落实“四个最严”专项行动要求,在办准办好相关案件的同时,注重做好“后半篇文章”,结合办案深入分析案件特点、规律、发案原因以及背后的社会治理问题,采取有针对性地制发检察建议等方式,督促相关行政执法单位堵漏建制、依法行政,更好地履行保障食品药品安全职责。今年以来,共制发相关检察建议65件。巴宜区检察院集中排查林芝市各大药店和多家超市,对食品药品混放、散装食品未标明食品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经营者联系方式等安全隐患问题,依法向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出检察建议,并受邀参加市场监管部门对多家大型超市负责人食品安全集体约谈活动,同步落实检察官释法说理工作,推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专项整治。工布江达县检察院开展专项检查时发现辖区个别超市、茶馆、餐馆等存在未“亮照经营”情形,依法向该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制发检察建议,得到该县县委、政府及人大的肯定与支持。墨脱县检察院就该县新水厂未经水质检验、检测擅自向居民集中供水存在重大卫生安全隐患问题,依法向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发出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履职尽责,消除居民饮水安全隐患,保障群众饮水安全。
这就是林芝市检察公益诉讼工作的态度!
注重做优宣传,着力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注重社会宣传,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以“七五”普法宣传为契机,利用关键节点、主题宣传日,组织全市干警到辖区广场、农贸市场、超市等场所,通过悬挂横幅,设立宣传点,现场法律咨询等多种形式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宣传,增强广大群众食品药品安全意识,激发公众参与线索发现的热情,为专项活动开展营造良好氛围。米林县检察院通过举行检察建议公开宣告活动,主动接受社会监督邀请第三方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到场参加,通过面对面、点对点的释法说理指导了该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监督不到位问题,有效提升了检察司法公信力,让公平正义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形成检察机关司法与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良性互动。按照“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要求,对照“普法”团队工作要求,联合市未检、控申部门结合办案实际进行普法,让法治宣传以留得住方式,起到润物细无声的宣传效果。同时,团队负责人应邀为米林县县委理论中心组和相关行政机关负责人开展公益诉讼普法讲座,检察公益诉讼宣传工作实现了从“等人来”到“走到群众中去”,从被动受咨询到主动宣传的转变,最大化的实现宣传效果。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检察公益诉讼是检察机关责无旁贷的政治责任和法治责任,全市检察机关将认真贯彻落实食品药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积极会同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推进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不断凝聚履职合力,确保人民群众吃得安全、用的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