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龙同志以《新形势下林草若干问题探讨》为题,以林草法律制度的发展历程为切入点,立足林芝市林草资源、自然保护地、野生动植物资源情况,详细介绍林草局行政执法职能范围、8类涉林草行政案件执法程序以及刑法中涉及林草行政执法的18项罪名等。并以其多年一线执法经验,结合真实数据和案例,重点分析涉林草行政执法、代履行、生态环境损害鉴定和“两法衔接”的实践难点问题。通过学习,进一步拓宽检察人员工作思路,有助提高检察人员办案本领、提升监督质效,为林草生态保护打下了理论基础。
课上,林草领域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两法衔接”、“林长制”工作的进展以及检察机关涉林公益诉讼案件的办理引发广大检察人员共鸣。2021年以来,林芝市检察院对照市委在着力创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工作中走在全区前列的发展目标,以“检察蓝”守护“生态绿”理念,重点打造“绿色检察”品牌。依托四大检察职能,重点开展严打生态环境领域刑事犯罪的“绿剑”、严惩生态环境资源领域职务犯罪的“啄木鸟”、加强生态环境资源领域诉讼监督的“绿盾”三大行动,集中办理了一批破坏生态环境资源犯罪、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的公益诉讼案件,有效遏制了破坏生态环境的侵权行为。为完善生态修复体系,重点探索“多维修复”模式,对轻刑案件实行“补植复绿+认罪认罚”,将释法说理贯穿案件办理全过程,积极引导犯罪嫌疑人通过“补植复绿”修复受损林业资源。目前,全市共建立补植复绿基地10个,占地600余亩,先后督促补种雅江巨柏、短叶松、云杉、冷杉等林木18128株,存活率达84.5%。
2020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意见》,提出到2022年6月全面建立林长制。今年以来,市检察院积极谋划“林长+检察长”工作机制,就线索移送、资源共享、工作磋商、协作配合等方面深入思考,重点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林草治理的突出问题,促使行政执法、刑事司法与公益诉讼检察有效衔接,以检察监督与行政履职同向发力的林草生态保护新格局,守护林芝生灵草木、绿水青山。